安达乐队大提琴-安达组合乐器
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安达乐队大提琴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安达乐队大提琴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1、里姆斯基一科萨科夫一生有多少首不同类型的作品?
俄国五人乐派指挥 俄国作曲家。是俄国国民乐派的创始人之一,也是著名的「俄国五人组」中重要的成员之一。虽然他出身于贵族的家庭,但血缘中却含有强烈的农人成份农人他的祖母是农人。也许是这个原因,使他继承了喜爱民间音乐的遗传,农夫们所唱的民谣及斯拉夫的民间故事对里姆斯基-科沙柯夫有很大的影响。 他六岁开始习琴,展现极高的天赋,但在他的父母亲心中,音乐纸不过是一种消遣,一个正常而健康的男孩,应该是海军军官中人。1856年里姆斯基-科沙柯夫被送往圣彼得堡的海军官校。在官校六年的生活中,他仍然利用闲暇时间勤练大提琴及钢琴。但在当时他的音乐理论知识仍相当缺乏,尤其在管弦乐法上更是觉得茫茫然。 1861年,他认识了巴拉基列夫(Balakirev,1837-1910),也加入巴拉基列夫、古伊(Cui,1835-1918)、鲍罗丁(Borodin,1833-1887)、穆索尔斯基(Mussorgsky,1839-1881)组成的小团体,共同为建立俄国的国民乐派而努力。这个团体便是音乐史上有名的「俄国五人强力集团」。1862年,海军专校毕业后,曾跟着船舰到远洋服役。这段海上生活让里姆斯基-科萨科夫迷上了大海的魅力,体验夜空星斗的感动,这些情绪都结晶在他日后的杰作《天方夜谭》。 1871年,里姆斯基-科萨科夫到圣彼得堡音乐院担任作曲教授。1873年,他成为海军军乐队的指导,在职十一年之久。他利用这段时间潜心研究乐器的性能及编配的效果,不久,他就在这方面成了无人能及的专家。同时他也刻苦研究和声及对位法,并将他过去的一些乐曲重新改写。1886年至1900年,他担任圣彼得堡交响乐团的指挥,虽然他不是位杰出的指挥,但他对俄国青年作曲家们的作品却不遗余力的介绍、发表,他这点是他任职四年乐队指挥最重要的贡献。1908年,里姆斯基-科沙柯夫因心脏病而去世。在他的学生中有不少日后成为俄国著名作曲家,其中包括伊万诺夫(Lppolitov-Ivanov)和苏联近代三大作曲家中的普罗柯菲耶夫,斯特拉汶斯基(IgorStravinsky,1882-1971),以及意大利作曲家雷斯毕吉等人均曾是他的得意学生。。 里姆斯基-科萨科夫的作品风格包含了四项特质:旋律是古老的俄罗斯风格,而节奏是独创;和声华美而大胆;他对乐器的编配极具才能,音色的混合自然而华丽;另外,他的作品也散发着旧俄作曲家罕见的开朗与温馨。里姆斯基-科萨科夫是军人出身,由于俄国国民乐派先趋葛令卡等前辈的启发,加上五人乐派同僚的策动,因而放弃军旅生涯转而投入音乐创作。本身较专长于理论作曲,尤其是管弦乐编曲和色彩运用方面对后世影响颇大。 他的作品包括《暴君伊凡》、《雪娘》、《姆拉达》、《沙德克》、《沙皇的新娘》、《不死的克杰伊》和《金鸡》等八部歌剧;在管弦乐曲方面有交响组曲《天方夜谭》、序曲《俄国复活节》、《西班牙随想曲》,交响诗《沙德克》、交响曲《安达》等,此外,还有许多声乐曲室内乐曲和钢琴曲等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安达乐队大提琴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安达乐队大提琴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